因為看日劇My Girl(我的乖乖女)後對男主角突破自己有很深的感受,所以昨天寫了篇《沒信心也可以作嘗試》。其實此劇有另一主題也令我有很多反思:甚麼是真正的體貼,故今天想以此為題,再寫一篇網誌。由於上一篇已交付了My Girl的故事大綱,故今天不再重複,如果有朋友想看劇情簡介,可見前一篇:
http://blog.yahoo.com/_XNGPF6P4Y46YEBB4PJW7H6C4O4/articles/660873/index
My Girl 有三個場口,由三個角色表現出想對人體貼這個訊息。而三個不同的表達,有三個不同的效果,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男主角笠間正宗希望當一個好爸爸,很努力希望為女兒小春做點事情。經過一番掙扎,終於決定像其他家長一樣,在自己的單車後面加裝一個小童的座位給小春,雖然影響單車的美觀,但卻可以令小春不必步行上學之餘,也可感受坐單車時乘風的樂趣,這就是一種父親對孩子的體貼。後來,正宗進一步想,倒不如買一輛小童單車給小春,讓她享受自己踏單車的樂趣。沒有太多積蓄的正宗求了單車店老闆(正宗的表兄)很久,終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給小春買了一輛非常可愛的單車,可見正宗是非常希望可以體貼女兒的需要。然而,買了單車後,正宗才發現小春其實不懂踏單車,而小春為了不讓正宗失望,即使跌至傷痕累累也不停學習踏單車,令正宗心痛不已。此刻,正宗才明白,要真正學會體貼女兒不是單單自己願意付出心力便足夠,而是要學會體恤女兒真正的需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體貼!
另一個場口,是發生在正宗那開攝影公司的老闆身上。正宗無意中發現老闆的太太工作十分繁重,經常要到外地工幹,以致老闆在家要身兼母職,煮飯處理家務之外,更要關心一對子女的身心健康,為此,他更放棄了自己非常喜歡的攝影工作。老闆的太太感到丈夫為自己犧牲了興趣及前程,心中萬分不安,但老闆最後向太太及子女表白,他不是為大家而犧牲,而是在他心目中,家人比一切重要,所以,他是為了自己而選擇了目前的路向。老闆對家人的體貼來得非常自然,他不會強調自己的付出,反而令家人感受到自己無條件的愛,在不知不覺間,維繫了一家人的幸福!
最後一個令我感動的場口,是正宗住那處的老房東先生及房東夫人的故事。老房東先生一向告訴房客自己非常討厭孩子,所以,在那裡入住的租客不可以有孩子。因此,當正宗決定要和小春一起生活時,最擔心就是房東先生會把他趕走。後來有租客聽到小春夜半唱歌,以為鬧鬼,拜託房東太太查看,房東太太才無意中發現了小春的存在,並暗中幫忙正宗照顧小春。後來,房東先生因奇怪房東太太經常走開,擔心地跟蹤她,得知她幫助正宗父女,也沒多說甚麼,甚至叫正宗不必告訴房東太太他已知道真相。其後,房東先生亦不時幫忙照顧小春,甚至弄些有趣的玩具逗她高興。直至房東太太因病入院,房東太太才告訴正宗,房東先生其實一向十分喜歡孩子,只是知道房東太太體弱,不適合生孩子,才故意說自己討厭孩子,以免太太難過;而太太知道丈夫的體貼,也順應丈夫,不拆穿他喜歡孩子~~夫婦二人能如此互相體貼對方,真的很難得。當房東太太病危,房東先生趕往醫院,二人捉緊大家雙手,互相感謝對方的那刻,我的眼淚也掉下來了......

真的的體貼是甘心情願地、無條件地去愛人,不會令對方有負擔,更不會令對方有壓力,只有全心全意把整個自己獻給對方,才可以做到真真正正的體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