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大笨鐘及塔橋印章

今日用英國倫敦的名勝來練習雕印~~

Big Ben (大笨鐘)


Tower Bridge (塔橋)


久疏練習⋯⋯⋯雕得太難看了⋯⋯⋯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甜點遊戲

兩個沒煮食天份的人;
不自量力買甜點遊戲來玩~~


作品很醜,跟範例相差甚遠😂⋯⋯⋯

但二人樂了半天!😁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22.7.2016 大暑

溫馨提示:明天大暑,要煲冬瓜😁


堅守我的教育信念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

Hong Kong parents need to take a long, hard look at themselves – and stop piling pressure on their kids

http://m.educationpost.com.hk/resources/education/160523-education-news-hong-kong-parents-need-to-take-a-long-hard-look-at-themselves-and-stop-piling-pressure-on-their-kids?utm_source=outbrain&utm_medium=outbrain&utm_content=HKcampaign&utm_campaign=outbrain-paid-h1-2015


環境、社會風氣都不能改變,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堅守自己的原則及信念⋯⋯⋯真的非常不容易,有時也感到疑惑及迷惘,但我不會向不合理的制度及風氣輕易妥協。

父母都希望孩子發展理想,將來的路平坦一些,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學習是一生的事,只要有心,可以活到老,學到老,汲取知識其實不急於在學的十多二十年,「贏在起跑線」其實更應在意的是品德的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及良好的習慣會陪伴其一生,如能加上信仰,就更加理想,這樣孩子就有足夠的「彈藥」在逆境中求存,並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幫助其他人!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愛麗絲夢遊仙境2 : 鏡中奇遇記》

今天在雜誌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2 : 鏡中奇遇記》的介紹,加上之前剛看完電影,所以決定寫篇簡短的感想。



我很喜歡第二集的故事,比第一集更有深度,更多令我感動的地方。

重回夢幻世界的愛麗絲,為了解開帽子先生失去家人的心結,決定從「時間」先生那兒取得時空轉移球,回到過去,拯救帽子的家人,卻差點闖了大禍⋯⋯

過程中,主角和觀眾一起探索很多值得深究的問題:

「時間」究竟是朋友、還是敵人?

朋友、家人的羈絆可以有多深?

「寬恕」有多重要?

其中,我最欣賞把「時間」變成一個人的擬人手法,他和愛麗絲的對談充滿啟發性,令人對生命、時間有更多的反思。其中我最喜歡愛麗絲這一段說話:「我一直以為時間是個小偷,偷走了一切我愛的。但我错了,時間不是敵人,它總是先给予再拿走,没有虧欠過我。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饋贈。」



此外,我看到故事結尾,竟由討厭變成愛上了紅心皇后。由上集開始,紅心皇后都給人「黑心」、殘忍、橫蠻無理的感覺,是非常不討好的角色。但今集讓我們知道,原來她原來是被虧欠的受害者,所以才會有報復的惡行⋯⋯在她心底裏,其實一直渴望被愛⋯⋯⋯而她最希望得到的,只不過是虧欠她的人一句道歉的説話⋯⋯⋯「真誠的道歉」和「寬恕」,就是結束紛爭的最佳良藥!


《愛麗絲夢遊仙境2 : 鏡中奇遇記》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讓人在歡樂中找尋到生命的真諦!


~~~~~~
更詳細的解說: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魔境夢遊:時光怪客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澳門通訊博物館 ~ 《奇妙的聲音》

今日去了澳門通訊博物館,參觀新主題互動展覽《奇妙的聲音》~






(影片:

之後還看了恆常的郵政及電訊展覽,可以製作紀念「郵票」(不可寄信的)及拍背景照片。






更多照片: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荷花2016

今年無暇去嘗荷,剛巧今天經過噴水池,竟然發現了一朵無論顏色、形態都近乎完美的荷花!





其他的荷花雖沒那麼美,但我也拍下了一些~~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拉普拉斯的魔女》東野圭吾

在網上看到東野老師有新書《拉普拉斯的魔女》時,第一眼便被書名吸引住。

無知的我不知道「拉普拉斯」是甚麼,竟以為是和「潘多拉盒子」(註一)差不多、帶神話色彩的名稱,所以感到很神秘;而「魔女」就令我想到東野老師的《白夜行》及《幻夜》那類充滿人性黑暗面的作品~~所以一開始已經決定這是必看的一本小說。

書面的標語更堅定我要細讀這本作品:

「東野圭吾挑戰自我之30週年作家生涯紀念作」;

「我想摧毁自己以前寫的小說,於是,這部作品就此誕生。— 東野圭吾」

雖然,之後我上網查看資料才知道「拉普拉斯」(註二)是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也是這故事科學部份的基礎,但拜讀後的感覺和當初的直覺沒太大距離,這的確是一本充滿人性黑暗的推理,而且寫得極之出色,我兩天內幾乎書不離手,一口氣便把它看完,而且是一字一字的細讀!


一開始的序章已充滿電影感,節奏很快兼且震撼的開場已經緊緊抓住讀者的心,一切由一個名叫羽原圓華的小女孩悲痛的遭遇開始⋯⋯

之後,圓華長大了,變得有點奇怪,且活在保護之下。某天,她突然自行離去,卻靜靜地在兩宗溫泉中毒的意外現場出現,並且努力在尋人⋯⋯

兩宗意外牽涉了很多人,究極這些人之間有甚麼關連?意外是大自然引起的自然災禍,還是人為的惡意?圓華為甚麼會關心這些意外?她要找的人究竟是誰?這一切和故事的序幕有何關係?

《拉普拉斯的魔女》是一個很緊湊、伏筆很多而且很細緻的推理故事,讀的時候要留意所有「提示」,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也可跟住故事內的人物,一一解開箇中之謎,非常刺激!而當中的科學元素不算太難懂,比起《天空之蜂》的機械原理、核能發電等易懂得多,所以讀起來也較輕鬆。

不過,我最欣賞《拉普拉斯的魔女》的地方,還是東野老師的拿手好戲:描繪人性最黑暗的一面。看似是純理科內容的推理,卻細膩地描寫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強烈的對比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信任也有欺騙、有忠誠也有背叛,有最無私的愛,也有最自私的獸性⋯⋯⋯東野老師甚至藉白老鼠實驗及科學來解說人之所以重情和有愛的源由,當中也提及「極端完美主義」帶來的破壞力,教人心寒!

而另一令人反思的,是人類的未來。故事暗示我們的世界似乎正走向黑暗,但人性仍有光輝的一面,這也是扭轉劣勢的契機⋯⋯⋯東野老師往往希望讀者正視人類有缺憾、被我們破壞的地方,但亦提醒我們,只有我們,才可挽救我們自己造成的過失⋯⋯⋯在黑暗中總仍有一絲希望之光!

《拉普拉斯的魔女》的故事非常出色,沒有給讀者停下來的虛位,即使只是文字,很多場面都有「立體」的畫面,同時故事也涉及電影圈,我覺得非常適合電影化!



~~~~~~~~

註一:

「潘多拉盒子」(Pandora's Box)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E6%BD%98%E6%9C%B5%E6%8B%89%E7%9A%84%E7%9B%,92%E5%AD%90

~~~~~~~~

註二:

「拉普拉斯」

皮耶-西蒙·拉普拉斯侯爵(法語: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的工作對天體力學和統計學有舉足輕重的發展。

拉普拉斯總結和推廣前人的工作,寫出他的五卷著名傑作《天體力學》(1799–1825),集各家之大成,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天體力學」的學科名稱,是經典天體力學的代表著作。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M記魔咒

我總是逃不出M記的魔掌⋯⋯

The Secret Life of Pets (@McDonald's)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反省

人有盲點,總看不見自己的錯,幸好有「朋友」這面明鏡,讓我反省⋯⋯⋯


冷靜下來,我發現我話人接受能力低,其實我自己的接受能力更差,我可容下相反意見,但是害怕被「責罵」,自然反應想反擊,但又害怕引起罵戰⋯⋯結果通常最後選擇刪文⋯⋯

經大家分析,我也想通了:

要寫帶批判性的貼文,就要接受被罵的可能;

不想引起「罵戰」,就要忍手,別貼文或回應;

又或者集中多寫自己的事⋯⋯⋯

之前真的好難過,甚至為自己處理狀況的無能哭了一場⋯⋯

但很感恩,有那麼多朋友來開解我、為我作中肯的分析、幫我看清自己的盲點!

也許作為獨生女,我真的太自我,年紀漸大又沒出外工作多年,也開始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要好好自我反省、檢討。

感謝大家這兩天百忙中對我的幫忙及鼓勵!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失落

近年越來越少寫深入的文章,因為覺得網上的文化改變了,變得頗攻擊性,容不下丁點兒不同的意見⋯⋯

轉貼了些別人不喜歡的文章、或不愛聽的說話,就會被攻擊⋯⋯

今早就是因這對《一屋老友記》的留言被罵~

(對方駡的就不貼了)

其實我一向的評論都已經盡量用詞平和,如果只能「附和」、「唱好」,那就完全失去寫個人感想的意義⋯⋯⋯

我不是沒有接受批評的敢氣,即使面對面,我也向來不會屈服於群眾壓力之下,只是,在網上的批評有時用詞不禮貌,甚至帶點攻擊性,的確會影響我一天的心情⋯⋯⋯

就是如此,我的文章寫得越來越「小心」,結果越來越乏味,亦沒有感染力,連我自己也無法感動⋯⋯⋯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澳門科學館恐龍展

昨天終於可以去看恐龍展!






雖然這影片只是2D,但畫面很美,內容也好看!(應該是日本製作)




終於有機會上觀景台!





澳門科學館網站:
http://www.msc.or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