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人魚沉睡的家》 東野圭吾

《人魚沉睡的家》 東野圭吾


這是一個很痛心的故事,一個有很多很多反思地方、很有深度的故事⋯⋯⋯


和昌及薰子育有一對年幼的子女,瑞穗及她的弟弟生人,在二人正在盤算離婚之際,瑞穗卻意外溺水,令大腦嚴重受損。醫生建議家人讓瑞穗接受測試,如果証實是腦死亡,就希望家人捐出她的器官,去拯救等候器官移植的人⋯⋯⋯


就在和昌及薰子內心掙扎的時候,瑞穗一個微細的反射動作,令二人認定女兒未死,藉着和昌自己公司研發中,連接大腦及機械的系統,讓瑞穗在睡覺中繼續「生存」,有如一條沉睡中的美人魚⋯⋯⋯




這個令人難過的故事,探討的課題非常切身,也極具爭議性。


1)如何界定生與死?


何謂真正的死亡?腦死?不能自主呼吸?心跳停頓?如果已經是植物人的狀態,是否真的完全沒意識?如果沒有了思想,還算「生存」嗎?繼續用科技去「維持生命」是否真的有價值?


在旁人來看,瑞穗意外後已經和死去無異,薰子拼命利用丈夫公司的人造技術去令瑞穗「活下去」根本是半瘋的行為,是在折磨自己及家人。但故事卻反映出如何界定死亡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現在我們只不過是用法定的標準去判斷吧。薰子在故事中也提出了對死亡界定的質問,確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2)器官捐贈


誰都知道器官捐贈可以救回其他人的生命,但要在忍受喪親之痛的同時,答應捐出親人的器官,可沒想像中容易。


故事花了不少篇幅去討論這個熱門的話題,讓讀者透過主角的經歷,感受這過程的痛苦掙扎,也通過等候器官移植者家屬的體諒,教我們客觀地去了解這課題。


剛剛今天看了一段相關的新聞:


http://www.ohpama.com/187153/24parent/%E5%85%AD%E6%9C%88%E5%A4%A7%E5%AC%B0%E5%85%92%E6%92%9E%E8%BB%8A%E8%85%A6%E6%AD%BB-%E7%88%B6%E6%AF%8D%E5%A4%A7%E6%84%9B%E6%8D%90%E5%99%A8%E5%AE%98%E6%95%91%E5%85%A9%E4%BA%BA/


幼兒意外後腦死,父母把其器官捐出,其中一句講孩子父親當時的情況:「⋯⋯⋯忍著眼淚微微發抖,然後在器捐文件上簽名。」


這是一個很艱難、頗殘忍的決定,要明白願意這樣做是極偉大的行為,而做不到,其實是人之常情⋯⋯⋯


唯一令捐贈家屬安慰的,是亡者的生命在其他人的生命中得到延續⋯⋯⋯


3)科技是「神」嗎?


由複製羊開始,這已經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科技似乎可以模仿造物者,改變或取代部分天生的東西,比如故事中的人工視覺、人工神經、人工智能呼吸控制系統⋯⋯⋯。


但用「科技」維持的生命還算是真實的生命嗎?我覺得這等如問「機械人」算是「人類」嗎?答案是否定的。科技可改善人的生,填補天生的缺陷,但卻不能取代「天生」的本質。科技不是「神」,倘若誤用科技,改變自然規律,日後必會自食惡果。善用科技、適可而止,這是我們應該要不停提醒自己的事。


《人魚沉睡的家》穿插著親情、愛情、生與死、人與人之間的猜度和不信任、現代科技扮演的角色⋯⋯⋯一場溺水泛起的漣漪,水波覆蓋的範圍比想像中廣⋯⋯加上一個非常棒的首尾呼應,這故事在我心中掀起了不少震盪!


博客來有更詳盡的介紹,原來連書面的圖片也有特別的意思: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8523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冷酷的代課老師》東野圭吾

向來見到東野圭吾的小說都會立即想買,唯獨很久以前已經見到這本作品時,有點猶豫。因為介紹說,這是集合了東野圭吾原本連載在小學生學習雜誌上的短篇而出的書,我有點懷疑對比他其他的作品會不會比較簡單,所以多次見到也沒有買。可是,後來看到原來不少書迷對這本書有不錯的評價,於是我花了一些功夫才把它買回家!




《冷酷的代課老師》共有8個故事,前6個是這位代課老師到不同學校代課時遇到的故事,後2個則是以小學生為主角帶出的故事:


1. 6X3

一位老師被殺害,命案場是學校的體育館,記分板上寫下「6X3」的訊息,究竟依據這提示,如何找到真兇?


這故事很短,謎底很簡單,但作者居然能站在小學生角度思考,這點非常令我佩服!


2. 1/64

班內發生了竊案,一本在班㳘傳的神秘記事本背面寫了「1/64」,兩者有甚麼關係呢?


小學生也許沒我們想像中天真無邪,有時候會參與一些我們沒想過的「活動」。


3. 10X5+5+1

前班導意外死亡,黑板上留下一條奇怪的數學公式:「10X5+5+1」,但這班學生乖巧得離奇,班導為甚麼會從高處墮下而死?大家又在合力隱瞞著甚麼?


這是一個令人非常心痛的故事,有贖罪的意味,比較沉重,但卻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主角最後的一番話很值得深思:「⋯⋯既然大家都很脆弱,就必須在人生路上相互扶持,否則沒有人能夠得到幸福。」


4. 《地選》

班上流行一種叫「地選」的東西,主角還未弄清楚這事時,就有學生企圖跳樓自殺,「地選」其實是甚麼來的?


這次的題材在日本小說或日劇並不罕見,但今次處理這題材的手法頗特別,初時令人摸不著頭腦,在知道「地選」秘密後,就教人唏噓,一些沒惡意的惡作劇,有時候也會深深傷害別人⋯⋯


5. 《厶人夕卜》

學校出現由剪貼字製成,要求停止舉辦畢業旅行的恐嚇信,之後黑板上又出現「老師厶人夕卜不可打開」的字句,「厶人夕卜」是甚麼暗號?


這故事的謎底非常有趣,因為是小孩子才會出現這種「錯誤」!


6. 《神的水》

一個學生喝了一瓶「神之水」後不適送院,「神之水」是甚麼來的?


學生的一份善意,被壞心腸的人大人破壞,差點弄出人命。這故事也用了和《厶人夕卜》類似的梗,同樣很有趣,不過這故事帶出比較深的訊息,令人反思當父母的責任。


7. 《找出縱火犯》

因為區內有人縱火,一個小學生隨父親及鄰居一起在晚上巡邏,怎料他們在鄰居大叔的家休息時,那處居然起火⋯⋯⋯最後縱火犯的作案手法居然被這小學生識破,而證據竟來自這學生的「物品」!


這故事的結局非常好笑,成人看的話,必然會勾起一些令人會心微笑的回憶!


8.《幽靈打來的電話》

一個小學生家中的電話錄音收到一段疑似作弄電話的「媽媽留言」,之後原來班中有其他人也收到同樣的留言,在找尋原因之際,竟發現留言中的女人已經意外身亡,那麼,這段是幽靈的留言嗎?


這故事是《10X5+5+1》之外,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很感人,尤其是故事中的主角因這事感到媽媽即使很兇,她的存在依然是孩子的一種幸福,而最後一句令人感到孩子非常純真、可愛的一面:「⋯⋯只要媽媽在,就是幸福。只不過真希望媽媽可以稍微温柔一點。」這應該是所有孩子的心聲吧?(笑)


~~~~~~~~


一想到代課老師的故事,我便想起重松清的《青鳥》。雖然東野老師也是以校園推理《放學後》成名,但我比較喜歡他後期那些曲折、疑團重重的故事。因此,我本身對《冷酷的代課老師》這本舊作並沒甚麼期待,看完第一個故事時甚至有「這樣便完結了?」的感覺,有少少失望。但當我繼續讀下去時,覺得故事的題目很吸引,同時開始感受到這本書的温度,沒想到東野老師可以從看似簡單的故事,表達那麼深層的道理!每個故事𥚃面都包含了很多正確的價值觀,非常適合年輕人看,而成年讀者則可在這閲讀旅程中,回味一下自己童年的純真!


Facebook的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eigohigashinoyukimacau/posts/1102967443179945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1.5.2017 尋櫻之旅

非常感激「E家話事」提供的資料,知道原來澳門二龍喉公園有櫻花,名字叫「山櫻」,於是趁著今日假期,立即前往賞櫻!







而除了櫻花,還有很多不同種類、正在盛開的花朵!







我的Facebook內分享了更多的照片:


山櫻 Part 1 

https://www.facebook.com/yuki.macau/posts/1410720322307031


山櫻 Part 2

https://www.facebook.com/yuki.macau/posts/1410721268973603


其他花朵 Part 3

https://www.facebook.com/yuki.macau/posts/141072217230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