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猶豫要不要讀《天空の蜂》這本小說,因為我比較喜歡東野老師生活化及懸疑性較強的推理故事,而這本講歹徒劫軍用直升機,以威脅政府停止全國核電廠運作的作品,怎看都比較像警匪故事,又涉及國家安全之類,好像很沉重,所以每次去買書都沒把這本帶回家⋯⋯
直至發現《天空の蜂》被拍成電影,小說又出了電影特別版的封面,我最終心動了,決定看電影之前先讀一下原著小說。
不過看了開頭幾頁,我就有些沮喪,因為如我預想中一樣,真的有點難讀⋯⋯⋯
我
喜歡東野圭吾的小說,除了欣賞他精妙的佈局外,多少是因為覺得他的作品比較易讀,一開始就直接了當入正題,不用花太多精神便可投入故事,不像看松本清張的作品,起碼要看到一半才有點味道⋯⋯
不過,《天空の蜂》有些例外~~因為內容有很多理科/電機之類的專業名詞,令我讀起來有點吃力。雖然電氣工學科畢業,曾任工程師的東野圭吾不時在作品中賣弄他的專業知識(尤其是伽利略系列),但一般篇幅不多,而且即使不完全明白,也無損我對故事的理解,特別是由湯川學口中流暢地說出一大堆物理現象的解謎對白,我只會用敬佩的角度去欣賞他的個人表演,根本沒打算深究那方面的專業領域!但《天空の蜂》沒有萬人迷物理博士湯川,要我「捱」那麼多和飛機工程、核電廠有關的文字,我幾乎想哭!而且一開始人物就很多,看得我也糊塗了,加上患上流感,結果居然把小說放下了差不多一星期!
然而,昨天病情稍為好轉,再次拿起小說,決定不理那些理工學名詞,不理複雜的人物關係,專注在故事主線上,又發現沒起初那樣難讀,而且故事的編排極具電影感,而且非常緊湊,情節很緊張,結果我一天便一口氣把故事讀完!
《天空の蜂》有幾點令我非常欣賞的地方,我希望在此分享一下:
首先,是東野老師對世界及時事的敏銳觸覺。他寫了不少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有校園欺凌、環保問題⋯⋯等。而寫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的《天空の蜂》,居然寫出了和2011年宮城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廠核災非常相似的「預言」!故事中自稱「天空之蜂」的歹徒,希望大家正視核電廠的安全問題,所以才決定劫機,打算令它在一座較新的核電廠上墜毁,令大家意識到核電廠不是百分百安全。故事中提及大家每天安心大量用電,卻很少想到核電廠工作人員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嚴重受損,更不會考慮到核電廠出意外的可怕後果!東野老師卻一早看穿問題所在,藉《天空の蜂》提醒大家,只可惜大部分人只會著眼當前利益,對於未發生的問題通常抱著僥倖的心理,很少會有防範於未然的決心。
此外,故事背景雖然沉重,但東野老師巧妙地加入的「人性」元素,令整個故事變得令人動容,特別是以下幾部份:
第一,被劫的軍用直升機本來是令人自豪的「作品」,當中兩位設計師帶同妻兒預備觀這作品的試飛,萬料不到其中一人的兒子誤留在機內,和「天空之蜂」一起被劫走⋯⋯原本是那位設計師光榮的時刻,卻一下子成為惡夢:自己的心血結晶(直升機),可能成為兒子的墳墓,那樣的心情真的相當複雜,而且痛苦~人生的起跌往往如此,在最成功的時刻,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災難!
第二,受眾人唾罵的歹徒「天空之蜂」及其同黨,看似無情的瘋子,但了解他們劫機背後的原因及真正動機,我不得不同情他們,甚至覺得他們比愚昧無知的大眾更先知先覺,尤其是故事末,「天空之蜂」內心的一句獨白,更令我痛心:有先覺的人很多時並不為世界所接受和明白!
第三,人往往覺得世上很多問題事不關己。甚麼冰川融化、全球暖化、電子及核廢料問題⋯⋯⋯ 一切好像很遠,完全不影響眼前的生活⋯⋯事實真的如此?我們真的可以繼續扮鴕鳥?所謂「不見棺材,不流眼淚」,「天空之蜂」就是希望讓大家受個小教訓,認真思考及面對眼前的問題。可惜,從歷史上可見,人類歷代已受了不少痛苦的教訓,但好像孕婦產子一樣,過了一段日子,便忘記了痛苦,又再重蹈覆轍⋯⋯⋯
除了東野老師的遠見及人性刻劃的細膩,《天空の蜂》故事的緊張感及推理感由故事開首至結尾都沒有間斷,由營救直升機上的九歲小孩,到抽絲剝繭找出歹徒的每一幕,都充滿了震撼的畫面,單讀小說,已經足以讓讀者在腦海中幻化成一部電影!
現在,我已急不及待要去看看這故的真正電影版,是否可拍出東野老師這本小說的震撼感!
~~~~~~~~~~
23.03.2016
電影版已經看完,有點失望,因為出現了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老毛病:改動多,簡化情節⋯⋯
今次更畫蛇添足,「作」了些新情節,我個人感覺不太好,因為一些人的羈絆、調查環環緊扣、抽絲剝繭的緊張感⋯⋯全部失去⋯⋯而且連角色也改動了,人物性格亦由平和變得有些暴躁⋯⋯
唯一是營救直升機上小孩一幕尚算緊張⋯⋯
總括來說,又一次浪費了一個好劇本!